谈大学课堂教学的主体间性与创新能力论文
[摘要]主体间性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它注重人的主体性属性,又强调主体间的合作性。大学课堂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教学交往的主体间性可以避免以教师或学生为单一主体性带来的缺陷,使参与教学交往的各主体能在民主、合作中共同发展。课堂教学的主体间性因受多种动态性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确定性,是不充分的主体间性。课堂共同体的构建可促进教学交往中的主体间性进一步地完善,使主体之间相互尊重,互相负责,共同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创新能力;主体间性;课堂共同体;教学交往
大学课堂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在大学专业教育计划中所占比重较大,许多大学课堂教学学时大约占到整个专业教学计划总学时的70%。充分重视和利用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而这一阵地在教学交往中因主体间性的忽视或缺失,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应具备主体性特征!!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得不到有效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与课堂教学主体间性现状分析
主体间性最初由胡塞尔在《笛卡尔式的沉思》[4]一书中提出,是指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它强调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也称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交往中的主体间性主要是师生间的交互关系,它是现代教育的本质。大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过程。高校在国家政策扶植与引导下,加大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课堂教学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尤其在教学模式上,如mooc、翻转课堂等模式的推出,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增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意识。但从总的层面上来看,课堂主体间性的交流、合作并没得到充分重视,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传授知识为要旨,学生的批判性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等锻炼的机会较少,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的空间也不大。这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占比仍比较大。这种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运用等整个教学活动,基本都是教师个人或教学团队来决定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的客体。“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是依附于教的。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很少与学生进行主体精神世界的交流。学生主体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几乎缺失,学生是被动式受教育的客体,大学生个人成长及主体性发展等方面缺乏激励因素,潜藏在学生深处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第二,完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是存在缺陷的,这已被很多学者和管理者认识到了。许多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主体性在教学交往中的重要性。翻转课堂、开放式课堂、对分课堂是教学改革中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但很多教师由于对学生主体性认识不够,往往只是将学生讨论、辩论等形式简单地加到教学环节中,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和“学”两个部分,将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将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传统尊师重道思想的影响,教师的主体性更为强势,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则被弱化,实质上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客体。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交往中不是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另外,有些教师在教学交往中,为获得学生较高满意度的教学评价,过分看重学生的主体性。如在部分在线课堂中,其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教学活动是教师帮助学生“学”的过程,“教”是服务、依附于“学”的。这种模式看似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但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放任”。因为学生在大学阶段还处于思想逐步成熟阶段,这种“放任”使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难以形成,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
二、注重大学课堂主体间性交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课堂的主体主要有三个方面:大学管理者、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大学、教师、学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只有深刻认识这些主体间性的交互关系,才能深刻认识大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只有准确把握这些主体间性的交互活动,才能准确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充分利用大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构建良好的主体间性交互。
(一)大学管理者与教师、学生的主体间性互动
大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性的交互活动,但大学管理者在教学的顶层设计及在对教师、学生的管理上,也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1.大学管理者与教师主体间性的互动大学管理者与教师两个主体是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如下:管理者设计好整体教学安排,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进程等,教师则按计划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根据专业、学科发展需求,对教学安排提出修改、完善建议,管理者根据这些建议,进行充分论证后对教学安排进行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方案就是在这两个主体间性的交互中逐步形成的。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管理上,大学管理者通常采用多种评价体系,这促进了大学课堂教学的改革,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要使这些好的教学方式真正深入课堂,管理者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尊重教师的诉求;教师要主动接受管理者主体的监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大学管理者与学生主体间性的互动大学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大学生是高校管理者的服务对象,这种体现管理者与学生主体间的关系的看法比较普遍。此思想提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理念,已成为很多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观念。然而,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思想也会带来很多弊端。管理者看重学生对学校、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并把这种评价放到对教师的考核中,教师为了获得学生较高的评价,就会对教学做出一些让步,比如放宽成绩的考核标准,提高学生对成绩的“满意度”。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增加“乐趣化”,而把课堂教学的教育本质属性“次要化”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者与学生的主体间性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互动型关系。教学决策及服务不应是单向性的活动过程,教学管理中的决策及服务不仅是管理者单方面的职责,教师、学生在决策的制定及服务的评价方面同样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合作性的主体间性关系,能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有利于学生充分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真正主体性间的沟通、思辨,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主体间性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交往中两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教师是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承担了教学任务,还承担了一定的科研任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科研成果的考核压力使得教师处于以科研成果为倾向的评价机制与教学投入之间的矛盾之中。因此,在教学交往中,教师主体性具有不完全性,教师要努力增强自己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交往中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重视课堂教学交往中的主体间性互动教师主体性在教学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自主思考、努力探究,对教学、学生、教育形成自己的精神体系,主动构建自我主体层次,实现自我的创生。二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共建,促进、鼓励学生的主体性,增强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激发性与激励性,这是课堂教学中主体间性的根本所在。增强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性的互动,对学生创新能力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有清晰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由浅入深,要从感性引申到理性,使学生能从直观感受到抽象思维去理解事物的本质;其次是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互动交流,根据学生对课程知识理解程度的反馈,及时调整讲课的方式及内容;再其次是要讲究授课的艺术性,既要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味,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见解,关心他们的感受,让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二是要注重教师主体之间的合作性。作为个体的教师,对事物认识的角度是有限的。具有主体性的个体相互合作,可以拓宽各自的视野,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模式上的合作与借鉴,会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充分激发主体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提升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三是要注重与学生主体间的交往。对于大学课堂来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知识认知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迁移上,更要做到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励与启发。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性的充分互动交往,教师不但要把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展示给学生,还要把对工作的投入与热情充分展示给学生。同时,学生也要把自己的疑问、困惑传递给教师。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交流与沟通为各自的精神世界拓展了空间。[5]
2.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大学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具体表现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的完整过程。张建林认为:“完整的大学教学过程,应体现出主体性的不断生成与发展,体现出主体对知识的认识。”[6]大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交往的主体之一,自身主体意识薄弱、主体能力欠缺往往导致其主体性异化,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主体性被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被客体化。大学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批判甚至创造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这需要大学生具备完整的主体性,不只是置身于课堂教学中,还应把情感、态度等因素积极投入课堂教学交往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允许学生质疑,鼓励他们去发现、去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创新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要促进大学课堂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课堂教学需要引导式教学模式。大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取决于参与教学交往中各主体间的交互、合作程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教学成效的影响很大。学生需要通过主动的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探究与自我建构,使自身逐步构建成一个自由、自在、自为的人。这体现了“教育是人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7],与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决策,并帮助他们完善和执行决策,教师要在权威、顾问、合作者等角色之间不断转换。同时,教师也是精神的激励者与抚慰者,在学生困惑的时候为其指引方向,在学生沮丧的时候激励他们,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其有力的支持。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大学生主体性的核心体现,可着重关注两个方面:其一是大学生可根据自身与周边环境等条件,确立自己的学习任务,将知识技能的发展与自身人格的发展结合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一个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过程;其二是借助教师、同学等其他主体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并加以创造,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习,这是一个与其他主体交互和自我指导相结合的过程。
三、构建课堂共同体,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主体间性是一种充分的主体间性,但对应到大学课堂教学的主体间性,因其受各种动态性因素的影响,如大学管理者各部门管理理念的不一致,教师群体对课堂教学理解的不同,以及学生主体个体化的差异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课堂教学的主体间性具有不充分性,不充分的主体间性向充分的主体间性演变需要构建课堂共同体,其演变过程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不断提升的过程。课堂共同体主要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构成的,他们彼此之间在课堂教学交往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教学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体各主体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课堂共同体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师、学生主体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8]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就是一个共同体,是相互平等的两个主体组成的共同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始于课堂,但又不止于课堂。在这个课堂共同体中,强调教师学生主体间的交往与合作,教师和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任务,一同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努力。在课堂共同体中,大学教师变成了共同体的引路人,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设计者,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不只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角色,而且是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彼此信任,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主体;学生是课堂共同体的合作者,是和教师有共同目标导向的主体。学生在这个资源共享的时代,知识获取的.速度大大加快,知识建构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分享,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一定意义上的教师。课堂共同体的创建主要是强调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学习环境的创设,课堂共同体使教师与学生主体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联系。课堂共同体是教师与学生主体相互尊重的共同体,主体间不仅是平等合作,还互相对对方主体负责。这不只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教授过程的融合,更是教师和学生主体之间精神和思想的碰撞,是情感和智慧的交融。要使课堂共同体的构建得以实现,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大学课堂共同体的建立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交流,仅有理念以及管理者和教师观念与行动上的重视,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课堂共同体的建立定然不会持久。在以科研为重的导向下,这种激励机制尤显重要。激励机制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在长时间的磨合中不断完善。其次是建立课堂共同体的科学评价机制。大学管理者需采取定性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重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让教师有热情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共同体中。同时,还需制定对学生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教学讨论与探究中去,让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见解在课堂共同体中得以展示。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使相互合作、互相负责、共同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共同体内各主体的学习和生活中,使课堂共同体的发展获得持久动力。最后是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促进课堂共同体中教师、学生主体间性的互动。只有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才能使课堂共同体积极思索、探究,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创新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学生们的大胆跨越,这种跨越需要消除认知的偏见,需要打破思维的僵化,有很大的挑战性和一定的风险。只有通过共同体内主体间的支持、理解和协作,大学生才容易具备挑战风险的勇气。高校要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手段,使主体间沟通更加便捷。大学需要管理者、教师、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建立学术自由、包容、开放的文化环境,为共同体的成长提供营养丰富的土壤。
四、结论
大学课堂教学的主体间性充分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交往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促进学生个人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是对主体性教学方法的扬弃,它超越了个人主体性的局限。在课堂教学交往中,通过各主体间的互动与交往,学生的主体性即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主体间性的交互中得以提升。从实践意义上来看,大学课堂教学中主体间性受动态变化性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充分的主体间性,这种不充分的主体间性要向充分的主体间性不断转化。课堂共同体的构建是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较好的方式,课堂共同体的建立也会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不断提升,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谈大学课堂教学的主体间性与创新能力论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