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特别的作业教案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蕴藏着教育意义的故事。“作业”看似简单的一个词儿,在故事中却由于它的“特别”让我们走进小姑娘小丽的心田,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善良,充满爱意的心,使读者为之震撼,使我们自然而然地爱护身边的花木。故事浅显易懂,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相信读完故事,通过交流孩子们下意识地会爱护身边的花木,自觉地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盛”、“摘”、“牌”等。
2、通过对故事内容的补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3、理解课题“特别的作业”,引导学生感悟爱护花木,遵守制度。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题“特别的作业”,引导学生感悟爱护花木,遵守制度。
教学过程:
本课我准备用两课时的时间进行,先简单地谈谈我第一课时的教学。在第一课时中,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从音、形、意三方面有侧重地进行生字教学。下面具体谈谈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我的课堂结构为三大步:从身边谈起,走进故事——从平常到特别,凸显“特别”——回归生活,深化文本。
一、从身边谈起,走进故事
1、谈话:美丽的春天到了,孩子们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找春天吧!如果老师布置一项作业(板书“作业”),让你们去大自然找春天,并且要把找到的春天带回教室里,想一想:你会带来什么作业?
这个问题从学生身边谈起,能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对学生的回答我不会从思想层面评价,只会从句子表达通顺上进行指导。
2、过渡走进故事:今天我们读的故事中的于老师也给他的学生布置了到大自然去找春天的作业,孩子们他们的作业是什么呢?
二、从平常到特别,凸显“特别”
第二大块我准备设计两个学习活动:1、图文结合,了解平常2、质疑对比,凸显特别
1、图文结合,了解平常
①出示课文第三小节内容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小朋友带来的作业。在说的过程中从易到难,先允许学生说简单的一句,逐渐要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用“有……有……“句式说几句。
②出示课文第三小节内容。
学生朗读后引导学生关注里面的动词,提醒学生这些动词的使用与容器相关,在碗里用“盛”,在铅笔盒里用“放”,在瓶子里用“插”,在塑料袋里用“装”,
③引导学生再次说话,关注第三小节结尾的……,引导学生想象还会有怎样的作业,注意把动词动准确。在教师的点拨后,我预设学生能说到“扎在辫子上的柳条,装在瓶子里的蜜蜂,握在小手里的鲜花……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对文本的内容感悟,而且对用词的准确性得到的提升。)
2、质疑对比,凸显“特别”
这一活动我准备用分角色朗读,走进人物心境的学习活动来感悟小丽心灵的美丽,培养爱护花木、自觉遵守相关制度的意识。
①4—6小结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后
②教师做小记者来采访小丽,学生再读小丽两处的话。
③画能代表春天吗?学生讨论交流。预设学生能答到a能代表春天,是把看到的画升下来了,同时理解课题“特别”一词,是指作业完成形式的特别。b能代表春天,代表了小丽爱护花木的善良的心,深层理解课题中的“特别”,是指小丽的一颗特别的心c第三层次估计学生难答到,这时教师就继续质疑,那些小朋友,去采摘花木的时候会不会看到相关提示语呢?他们遵守他的要求了吗?在这样的质疑后,学生能知道,这特别还指小丽能遵守规章制度的特别。
④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学生的疑惑语调,读出小丽自豪回答的语气。
⑤总结课文
三、回归生活,深化文本
学完此文,引导学生现在还是要完成到大自然中完成找春天的作业,你的作业会是什么?
预设学生受到文本的启发后不再会去采摘花木的举动了,他们的作业也许是:我把看到的美丽花朵用照相机拍摄下来,我也把看到的桃花画下来,我把蜜蜂装在瓶子里,过会放了他们……
四、板书: 特别的作业
采摘花木
画花 爱护花木
&n
bsp; 遵守制度
《特别的作业》教案设计
上屯小学 张春梅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作业”等一些生词。
2、积累“( )的( )”的词语,并能说出这样的词语。
3、会口头补充“有的……有的……有的”这种句式的句子。
4、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身边的公共财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练习揣摩字形,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2、抓住课文第2、第6自然段来理解课文内容,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区别比较小丽的做法和小朋友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这美丽的春天里,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去大自然里找春天 ,把春天带到学校来,小朋友们会带来什么样的作业?谁的作业最好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特别的作业》。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课题,教师讲解书写规则,写后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学生初读课文,学文识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放课文动画课件),学生边看边听,感受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读的情况。
3、出示读书要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督促、辅导,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及时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
4、教师对学生的自读情况进行评价,表扬、鼓励学生。
三、检查学生识字、读文的情况。
1、(放生字课件),学生齐读一遍,再分男女生各读一遍。
2、交流识字办法,主要引导学生揣摩字形来识记生字,重点区别“作”和“昨”两个字。
3、(放生词课件),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进一步巩固生字。
4、(放带有生字的句子课件),指名读,教师并指导感情朗读。
四、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觉爱护坏境的情感。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作业?学生听后再评价读的情况。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把小朋友们带来的作业用波浪线画出来。
3、指名回答,教师贴出用纸做出的“红红的桃花”、“嫩嫩的桑叶”、“细细的柳枝”的实物图样。
4、(放课文第2自然段课件),指导学生学习、朗读。
(1)、指导学生甜美地读一读“红红的桃花”、“嫩嫩的桑叶”、“细细的柳枝”,并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的词语。
(2)、让学生找出这段中出现过的一个词,即“有的……有的……有的”,并引导学生先补充这样的句子,再说一说这样的句子。
(课件出示),说一说:
a 、下课时,同学们有的__,有的__有的__。
b 、雪地里的小画家们有的__,有的__,有的__。
(3)、教师范读这段,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春天的美景,再让学生评价老师读的情况。
(4)、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要求学生读时声音要甜美、轻柔,脸上带着笑容。
5、(放课文第6自然段的课件),学生齐读,并回答问题。
(1)、小丽的作业是什么?——“一幅玉兰花的画。”教师贴出用纸画的玉兰花的画。
(2)、比较小丽的做法与小朋友们的做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过渡。
小丽肯动脑筋想办法,把玉兰花画下来,既爱护了花草树木,又完成了作业。她的作业十分有意义,很特别,所以大家都说小丽的作业最好。其他小朋友也爱春天,只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破坏环境的事。老师把小朋友们看到的春天拍摄下来了,小朋友们说他们想重新做一次特别的作业,我们一边欣赏一边帮他们想想办法,好吗?
6、(放有配乐、有教师解说词的春天美景动画课件),学生欣赏想办法
(1)、让学生畅所欲言,可讨论可交流。
(2)、指名说一说,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老师相信你们今后一定会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身边的公共财物。
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与家长合作,收集或自己设计一、两条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物的句子,做成牌子或标语展示在校园里,时时提醒大家注意。
《特别的作业》教后反思
上屯小学 张春梅
《特别的作业》这篇课文的教学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基本能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在学习过程中想像力和语言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对关爱大自然中的小生命也有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先谈谈这堂课中做得较好的几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渗透阅读的方法。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教学不是把学习材料端到学生面前,而是要把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从读懂到会读,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把读懂课文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应在带领学生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阅读方法。在《特别的作业》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这样去做,比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特别的作业指什么,并划出有关句子;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中,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同学们带来的东西划出来,以及进行分角色朗读对话前让他们自由准备,从课文中找出读这些对话要注意什么,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有意渗透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如在理解“展示”这个词语后,我告诉学生有些词语的意思可以在文章中读懂;让学生进行想像说话后告诉学生读文章还应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这样文章会更生动起来。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能坚持这样做,相信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会快速提高。
二、结合学校课题童话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语言。
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的
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二年级的学生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在他们的眼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可供想像的内容,放飞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特别的作业》写的是学生们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找春天”的作业,把紫丁香、杨花、小蜜蜂等带到了教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充分走进动植物的世界,比如“紫丁香、杨花它们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盒子里那只胖乎乎的小蜜蜂在嗡嗡地扇动着翅膀,好像在说什么”,欣赏完春天的美景后,对学生说“假如你现在就是大自然中的一朵花、一棵草、一只鸟或者是春天里的其他小生命,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让学生写下自己想说的话,这些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思维的放飞,语言的发展。
三、注重阅读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
向”。但长久以来,小学语文一直被认为是基础的工具性学科,是学习的工具,是认识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语文课程本身就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深广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语文学习的人文性,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特别的作业》是一篇教育学生关爱小生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好教材。在教学中,通过学习小丽的做法,以及让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基本上能认识到要保护大自然这一点。在学完了课文之后,我问学生“如果林老师下次也让你们去找春天,并把找到的东西带到教室里,你们会不会把紫丁香、杨花这些东西带到教室,会不会把蜜蜂带到教室“,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会;我又问学生“除了有可能带来一幅画,你还可能会怎么做”,学生有的说会把春天的美景拍成照片,有的说会把美丽的景色写下来,还有的说唱一首春天的歌。学生的这些回答都能看出他们都有了关爱小生命的意识。
当然,这堂课上下来,还有很多不尽人意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还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完全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仅仅“讲
懂” 教材就万事大吉的,教学目标的达成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的互动,离开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极大关注,那课堂就是一个不完整的、有欠缺的课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就忽略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后的关注。姚积新小朋友是班级里学习认真但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在
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困难,在上《特别的作业》这堂课中,全体学生读完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后,我问学生“于老师满意地笑了,不仅是因为同学们都找到了春天,更因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姚积新马上举手并说“老师,我不懂”。当时我脑子里的反应是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像姚积新这样的学生回答不出是正常的,于是我没有让她说出她的不懂,而是对她说 “你不懂,听别人说”。教师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成了课堂中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学生能对老师的问题质疑,说明她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的,而在她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没有给予关注,而是用一句简单的话语让她从积极学习的状态置身于旁听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使自信心受到打击。在这位学生说不懂时,我至少应先让她说出自己的不懂,到底是听不懂老师的问题,还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弄清楚了情况后,再进行处理,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而不是教师和优等生的课堂。
2、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完全了解,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应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顺利展开,
反之,课堂教学会受到阻碍。《特别的作业》这篇文章文字浅显,内容易懂,我以为学生一拿到这篇课文,把课文流利地读下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在初读环节只设计了一次让学生去接触文本,在不多的时间里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刚刚够读一次课文,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显得很不通顺。看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接触文本是顺利展开教学的必要条件,宁愿教师少讲,也要让学生多读。
另外最后环节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完春天的美景后,让学生进行想像写话:假如你现在就是春天里的小生命,你想对人们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原先以为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学生动起笔来会很容易。但我忽略了学生毕竟还是二年级,有些学生拿起笔来却无从下手,不知道应怎样开头。这个写话环节的设计还应体现层次性,对那些写话基础差的学生应适度降低难度,给他们提供一个句式的话或许他们会写得更轻松更快乐。
3、困惑:课堂之中,总觉得在教学小丽那“特别的作业”――一幅画着一朵盛开的玉兰花的这个内容时,还没有充分展开,学生的体验还不是很到位,但如何设计能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是我现在还感到困惑的。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特别的作业教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